[关键词]:原料药
柠檬酸
维生素
赖氨酸
健康网讯:
该篇文章发表于《中国医药报》
【日期】2005-09-22 【期次】144(总第3057期)
【版次】B3 【版名】市场
【栏目】市场透视 【类别】营销周刊
【作者】吴惠芳;雷光宇
2005上半年,我国大宗原料药出口量最高的前十种产品依次是柠檬酸、维生
素C、谷氨酸钠、扑热息痛、饲用赖氨酸、维生素E类、青霉素工业盐、四环素类、
安乃近口服粉、咖啡因。这十大品种占据原料药类出口创汇总额的22.7%,称得
上是我国在全球医药市场最有影响力的商品。这些特大宗量产品的出口量均以千
吨、万吨计,其最大的贸易特点是出口数量仍在增长,价格徘徊在成本线边缘。
面临日益增高的生产成本和人民币汇率升高,保持利润是摆在生产企业面前的重
要课题。
表1:2005上半年我国出口额领先的前十种类原料药
中国医药制造业规模大、有低成本优势的项目几年来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贸
易竞争和产业扩张,今年上半年开始出现轻微缓和的态势,产品价格在普遍经过
了去年上半年的起伏和下半年的相对平稳之后,仍没能改变处在成本线边缘的局
面。从表面上看,有些品种的价格比去年有所上升,但是实际上却是明升暗降(
因实际成本在上升)。无论是基础工业成本、环保治理成本,还是资源成本都在
上升,因此中国大宗原料药的成本优势日益受到威胁。
■柠檬酸:价格变化幅度不大
柠檬酸是我国第一大出口单品种,其数量称得上是“超大规模”。2004年的
出口总量达40万吨,去年上半年为19万吨,今年上半年出口量为22万吨,同比增
长17.26%。柠檬酸的平均离岸价格由去年的719美元/吨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750
美元/吨,从去年底的740美元/吨到今年6月份的752美元/吨来看,其价格变化幅
度不大。
■维生素C:出口量增而利润未涨
去年上半年维生素C的出口总量为3.06万吨,今年上半年为3.85万吨,同比
增长25.6%。去年上半年该品的平均离岸价格是5美元/公斤,今年上半年下降为3.
77美元/公斤,同比下降25.7%。由此可见,维生素C出口量的增长没有带来利润
的增长,全部被下降的价格抵消了。
■饲用赖氨酸:数量增幅与价格降幅最大
去年上半年饲用赖氯酸的出口总量是1.01万吨,今年上半年出口量为1.64万
吨,同比增长61%;去年上半年的平均离岸价格为2,378美元/吨,今年上半年的
平均离岸价格为1,137美元/吨,同比下降52%。该品种是大宗原料药出口中数量
增长幅度最大,价格下降幅度也最大的品种。
■扑热息痛:价格有所回升
今年上半年,虽然印尼对中国的原料药出口反倾销作了最终裁定,但是并没
有影响到扑热息痛上半年的出口增长。扑热息痛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总量达到1.8
万吨,同比增长16.72%。今年上半年平均离岸价格为3.25美元/公斤,比去年同
期的2.41美元/公斤有较大升幅。自去年下半年起,该品种的价格就开始回升到3
美元以上。
■安乃近口服粉:形势较为乐观
去年上半年,安乃近口服粉的出口总量为3,273吨,今年上半年是3,592吨,
同比增长10.66%;去年上半年的平均离岸价格为3.33美元/公斤,今年上半年为4.
82美元/公斤,同比提高44.7%。安乃近口服粉是大宗原料药出口形势比较乐观的
品种,价格上升幅度最大,从价格走势上预计这种上升还将保持到年底。
■青霉素工业盐:处于相对平静期
青霉素工业盐近两年事端频发,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是相对平静的时期。
上半年青霉素工业盐出口总量5,575吨,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12吨,相当于减少8.
41%。平均出口离岸价在6.29美元/BOU,同比去年上升了5%。
从上述几种大宗原料药出口利润的变化趋势来看,目前若继续拼价格、拼市
场份额、拼产能规模已没有多大意义,如果企业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成本控制、资
源合理利用以及环保治理上,或许能走出一条特色之路。但这些大宗原料药出口
情势集中体现了加工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矛盾,解决起来也不是一朝
一夕的事。
下半年原料药类出口产品均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后能否保持利润增长和价格提
升的问题。已有迹象表明,这些产品的价格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回升,但实际情
形有时并不一定按历史规律和市场轨迹变化,某些人为因素也不能低估。
文/吴惠芳 雷光宇
图1:2004~2005上半年柠檬酸出口的平均月度离岸价
图2:2004~2005上半年维生素C原料药出口的平均月度离岸价格
图3:2004~2005上半年饲用赖氨酸出口的平均月度离岸价格
图4:2004~2005上半年扑热息痛原料药出口的平均月度离岸价格
图5:2004~2005上半年安乃近口服粉出口平均月度离岸价格
图6:2004~2005上半年青霉素工业盐出口平均月度离岸价格